日期:2025-11-21 10:58:47

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毕筱涵 青岛报道
每天清晨,崂山还笼罩在薄雾之中,山脚下一处僻静的院落已经苏醒。此起彼伏的犬吠声,不是喧闹,而是它们对“妈妈”到来的期盼。玲玲姐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晨曦微光中,她拎着沉重的饲料桶,脚步略显蹒跚,却坚定地走向每一个渴望的食盆。近20年,600多个日夜轮回,这片3亩大的流浪狗基地,就是她和600多只流浪猫狗共同的家,一个用爱与信念苦苦支撑的避风港。
走进基地,景象令人动容。数百双清澈又带着一丝怯懦的眼睛望着我们,它们曾是被遗弃、受伤、甚至濒临死亡的生命,如今却在这里找到了温暖。从最初家里的小院子,到如今租下的3亩地,她几乎把所有的积蓄,都投入了这个不见底的山谷。搭棚舍为它们遮风挡雨,修围笼防止它们走失受伤……每一分钱,都化作了它们活下去的希望。“之前我还有些积蓄,现在也都花完了,还欠宠物医院10万多,前段时间,我白天在基地,晚上去做陪护,这样还能挣点钱……但现在身体真是吃不消,心梗了两次了,我要是坚持不住了,它们怎么办……”
“猫猫狗狗也是一条小生命,是生命就值得被爱护。”这是玲玲姐最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她近二十年坚守的唯一信念。这信念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。每天宏基资本,她像上了发条的陀螺:清晨开始喂食,400多斤口粮的消耗是基地运转的基石;接着是繁重的清扫工作,确保“毛孩子”们有个卫生的环境;清洗数百个碗盆,再挨个为生病的猫狗上药、治疗……有时这一忙,往往就到了后半夜。

“救生容易,护生难。”玲玲姐的语气平静,却道出了无尽辛酸。救助一只流浪动物或许是一时的善念,但日复一日地喂养、治病、照顾数百只动物,是一场消耗战。
如今,基地的状况堪称“孤军奋战”。目前,记者了解到,基地的固定成员只有玲玲姐一人,一位80岁的老人每周能来帮一次忙,还有两名比较固定的义工。人手极度匮乏,让玲玲姐的工作量成倍增加。即便如此,慕名将宠物丢弃在基地门口的情况仍时有发生。“心里难受,但现在真的收留不下了,数量饱和了,领养的人又太少……”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沉重。基地已不堪重负,每一只新来的动物,都意味着本已紧张的口粮和资源被进一步摊薄。
“我真的是在拿命救它们,只盼能有人帮一把……”当被问及图什么时,玲玲姐没有豪言壮语。她看着围绕在脚边的“毛孩子”,眼神温柔而坚定:“放不下,真的放不下。我要是倒下了,它们怎么办?”这句话,轻飘飘的,却重若千钧。
救生之路,不应是孤独的绝唱。玲玲姐和她的“毛孩子”们,亟待爱心人的援手。一袋狗粮、一次领养信息的转发、一次实地义工帮扶,都能为这个岌岌可危的避风港注入坚持下去的力量。愿好心人能伸出援手,帮帮这位用生命托举生命的玲玲姐,让崂山脚下这盏温暖的灯,一直亮下去……
若有捐助或领养意向,也可联系大众网快快帮(电话:4006198711)。
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